活动
从 2020-09-18 到 2020-10-17
2020-10-10
- 19:55 错误 #252: 灌包测试,接收端无法收到ARP包
- 保存了UE侧的testmac发送到网卡的接收数据,数据格式与发送的数据格式完全不同,推测是buffer有问题
2020-10-09
- 16:33 错误 #252 (已解决): 灌包测试,接收端无法收到ARP包
- Server端向APP灌包,在gNB的testmac侧可以将检测到ARP的包头ether_type[0806],但在UE侧的testmac检测不到
- 14:37 错误 #251 (已解决): 偶然出现的无法同步
- 接收端偶然会出现无法同步的问题,其中两次在问题出现后将发端(205)切换为内环模式,发现CRC全错
发端退出,重新运行,问题不再出现 - 11:33 错误 #250: 双网卡下ssh网线直连,每次开机需换网口连接
- 解决方法:
1. 修改两个网卡ip为不同网段
2. 修改设置路由表,但每次重启后需要再次修改 - 11:31 错误 #250 (已解决): 双网卡下ssh网线直连,每次开机需换网口连接
- linux系统下双网卡最好不要设置IP在同一个网段:
参考:
“问题其实是出在路由表,当你将两个网卡设置为同一个网段的时候,默认到该网段的路由,通常会被设置为后启动的网卡
补充两个细节,很多都会发现,当 Linux 有两... - 11:28 错误 #250 (已解决): 双网卡下ssh网线直连,每次开机需换网口连接
- 双网卡下ssh网线直连,ssh同一个ip,每次对应的物理网口都不一样,但物理网口上绑定的ip并没有变化
2020-09-24
- 11:22 错误 #249 (进行中): FPGA 修改LDPC译码参数
- 11:21 错误 #249 (转测试): FPGA 修改LDPC译码参数
- 偶尔会出现UE侧TA异常,值浮动过大的现象,完成初始同步
- 11:20 错误 #249 (转测试): FPGA 修改LDPC译码参数
- 根据matlab对接收数据的仿真结果,修改c_offset参数可以提高译码性能,使得存在相噪的部分slot的数据可以译码正确。
FPGA侧将c_offset参数由1改为0
2020-09-21
- 19:35 错误 #246 (已解决): 上行灌包UE sever发送速率限制在90M
- 19:35 错误 #246: 上行灌包UE sever发送速率限制在90M
- 使用sever灌包前一定要注意电脑的网卡是否支持千兆,查看以及修改网卡配置如下:
1.右键单击电脑桌面右下角网络图标,选择【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】;
2.右键选择【以太网】——【属性】
3.单击【配置】按钮
5、单击【高级】选项... - 19:24 错误 #246 (已解决): 上行灌包UE sever发送速率限制在90M
- 上行灌包UE的sever发送速率限制在90M
2020-09-19
- 11:11 错误 #240: 高频频段(4.0Ghz)射频存在相噪
- 不同频点的性能测试,记录参数或内容包括:
1. 接收信号功率
2. 接收信号信噪比
3. 星座图
4. 幅频图
5. 译码错误率
6. 衰减值
7. matlab链路设置c_offset是否能译对
8. 频偏大小统计
2020-09-18
- 19:53 功能 #245: testmac UDP灌包
- -灌包注意事项:
1. 修改testcase中tx_config中的MAC数据源为<MacData0>udp</MacData0>
2. 断开基站侧与交换机的连接,使用笔记本网线直连
3. 使用笔记本给基站绑定的网卡ip灌包(i... - 18:58 功能 #245 (已关闭): testmac UDP灌包
- 合并UDP灌包代码,编译成功,运行无报错
2020.2.24-- 修改了基站和UE发端udp灌包机制,在保证时延小于10ms的情况下灌包速率达到700Mbps,且可以稳定灌包一小时,若需要达到1Gbps的速率可以将testmac...
导出 Atom